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总胆红素高如何治疗

2024.12.22 08:47

总胆红素高的治疗包括针对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光照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针对病因治疗:病因治疗是总胆红素高治疗的关键。如果是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如乙肝、丙肝,需进行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病导致的,要戒酒。对于药物性肝损伤,需停用相关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病则可能需要免疫抑制剂等特殊治疗。通过消除病因,阻止肝脏进一步受损,从而改善胆红素代谢异常的状况。

2.药物治疗:可使用一些保肝降酶退黄的药物。例如熊去氧胆酸,能促进胆汁排泄,减轻胆汁淤积,从而降低胆红素水平。还有茵栀黄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另外,腺苷蛋氨酸也有助于改善肝脏的代谢功能,减轻肝内胆汁淤积,降低胆红素。但药物的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不良反应。

3.光照治疗:主要适用于新生儿黄疸导致的总胆红素高。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新生儿皮肤,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从而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在光照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新生儿的眼睛和会阴部,避免光照损伤。同时,要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4.手术治疗:对于胆道梗阻性疾病,如胆结石、胆管癌等引起的总胆红素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可通过胆囊切除术或胆管取石术解除胆道梗阻,恢复胆汁正常排泄通道。胆管癌患者如果符合手术指征,手术切除肿瘤可以改善胆汁引流,降低胆红素。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术前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5.中医治疗:中医可通过辨证论治来治疗总胆红素高。例如对于湿热蕴结型黄疸,可采用清热利湿的方剂,如茵陈蒿汤加减。中医的针灸、推拿等疗法也可能对改善肝脏功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不过中医治疗需要专业的中医师进行准确的辨证,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治疗总胆红素高的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肝脏负担。同时,要定期复查肝功能等相关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