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剖宫产后如何进行修复

2025.04.16 11:04

剖宫产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适度活动、饮食调理、心理调适、盆底肌锻炼,具体分析如下:

1.伤口护理:剖宫产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定期更换。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术后两周内避免沾水,防止伤口裂开或感染。

2.适度活动:术后6小时后可尝试翻身,24小时后逐渐下床活动。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3.饮食调理:术后初期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多摄入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果,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心理调适:剖宫产可能带来焦虑或失落感,家属应给予充分支持。可通过与亲友交流、听音乐等方式缓解情绪,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5.盆底肌锻炼:术后4-6周可开始盆底肌训练,如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产后尿失禁等问题。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

剖宫产后的修复是一个综合过程,需结合身体恢复情况调整护理方案。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确保恢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