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冻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4.11.27 15:50

冻疮主要是由于寒冷、血液循环不良、潮湿、末梢神经功能紊乱、缺乏运动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寒冷:寒冷是导致冻疮最主要的原因。当皮肤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比如在寒冷的冬天长时间在户外且保暖措施不足时,皮肤血管会收缩。这种收缩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起皮肤组织的缺血、缺氧,最终引发冻疮。

2.血液循环不良:本身血液循环较差的人更容易长冻疮。例如老年人,血管弹性降低,血液循环速度相对较慢;还有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心脏泵血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肢体末梢血液供应不足,在寒冷环境下就容易形成冻疮。

3.潮湿:潮湿的环境会加速热量的散失,增加冻疮发生的几率。比如手脚经常出汗或者长时间接触湿冷的物体,像在潮湿的环境中工作,手脚一直处于湿冷状态,皮肤的温度会迅速降低,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从而诱发冻疮。

4.末梢神经功能紊乱:末梢神经功能紊乱会影响皮肤对温度的调节能力。例如一些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神经病变,皮肤的感觉和调节功能异常,在寒冷环境中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来维持皮肤的正常温度,容易导致冻疮的形成。

5.缺乏运动:缺乏运动的人身体新陈代谢较慢,血液循环也相对不活跃。久坐或久站不动的人,身体的血液循环主要集中在身体的核心部位,四肢的血液循环相对较少,在寒冷环境下,四肢更容易受到冻疮的侵害。

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保持身体温暖干燥,尤其是在寒冷天气里要注意手脚等部位的保暖。如果本身血液循环较差,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促进血液循环的活动,如按摩手脚等。对于容易出汗的部位,要及时更换干爽的衣物,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如果患有可能影响末梢神经功能或血液循环的疾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降低冻疮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