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血管支架怎么放进去的

2025.03.24 17:51

血管支架的植入过程包括术前评估、局部麻醉、导管引导、支架释放和术后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1.术前评估:通过血管造影、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血管病变的位置、长度和狭窄程度,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支架植入。检查结果帮助医生制定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类型和尺寸的支架。术前还需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确保手术安全。

2.局部麻醉:在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通常选择股动脉或桡动脉作为入路。麻醉药物可减轻穿刺和导管操作带来的疼痛,使患者在清醒状态下配合手术。麻醉后,医生在穿刺点做小切口,插入导管鞘,为后续操作提供通道。

3.导管引导:在X线透视下,将导丝通过导管鞘送入血管,并引导至病变部位。导丝作为引导路径,帮助导管和支架准确到达目标位置。导管沿导丝推进,过程中需不断调整方向,确保顺利通过血管弯曲和狭窄段。

4.支架释放:导管到达病变部位后,将支架送至狭窄处。通过球囊扩张,将支架撑开并紧贴血管内壁,恢复血管通畅。支架释放后,撤出球囊和导管,支架永久留在血管内,起到支撑和防止再狭窄的作用。

5.术后观察:支架植入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穿刺部位情况,观察有无出血、血肿等并发症。术后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定期复查血管造影,评估支架位置和血管通畅情况,确保治疗效果。

血管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导管技术将支架送至病变部位,恢复血管通畅。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安全和效果。术后患者需长期服药和定期复查,以维持支架功能和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