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左室肥大是怎么回事

2024.12.31 08:17

左室肥大是指左心室心肌增厚,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病因包括长期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等。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高血压:长期血压升高使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心脏为了克服这种阻力,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患者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心脏泵血时面临更大压力。治疗主要是积极控制血压,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及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减轻左室压力负荷,有助于缓解左室肥大的进展。

2.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时,左心室向主动脉射血受阻,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从而导致左室肥大。这种疾病可能是先天性的主动脉瓣发育异常,也可能是后天性的如风湿性心脏病累及主动脉瓣等。对于轻度主动脉瓣狭窄,可密切观察,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等检查;对于中重度狭窄且有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等治疗,以改善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减轻左室压力。

3.肥厚型心肌病:这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主要是心肌肌节蛋白基因突变所致。心肌细胞异常肥大、排列紊乱,导致左室肥厚。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症状。治疗上,对于症状较轻者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改善症状;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存在严重流出道梗阻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或酒精室间隔消融术等。

4.先天性心脏病: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可导致左向右分流增加,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长期可引起左室肥大。室间隔缺损时,左心室的血液通过缺损部位分流到右心室,增加了左心室的工作量。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根据具体类型、缺损大小、患者年龄和症状等,可选择介入封堵治疗或外科手术修补等方法,纠正心脏结构异常,减轻左室负荷。

5.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发生后,梗死区域的心肌坏死,周围心肌为了代偿坏死心肌的功能,会发生肥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所致。患者会出现剧烈胸痛等症状。治疗上,急性期需要尽快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如进行溶栓治疗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期还需要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进行二级预防,改善心脏功能,延缓左室重构。

在日常生活中,左室肥大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预防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