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是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

2025.01.07 17:53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是一种由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内形成血栓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肢体缺血及脏器功能障碍等症状。这种病症通常发生在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中,血栓的形成可能导致血流的急剧减少,进而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血管内皮损伤、血液流变学改变及血液凝固功能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动脉硬化是最常见的诱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逐渐硬化,内腔狭窄,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仅感到轻微的不适,但随着血栓的增大和血流的进一步受阻,腹痛、肢体发凉、麻木等症状会逐渐加重,甚至可能出现肠道缺血、肾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的发生至关重要。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能够有效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其次,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也是预防的重要环节。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是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