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麻痹有什么症状

2025.08.22 16:42

小儿麻痹症状包括发热、肢体疼痛或无力、肌肉萎缩、吞咽或呼吸困难、反射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小儿麻痹初期可能出现38℃以上中度发热,持续1-3天,伴随头痛或全身不适。发热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环引发,属于非特异性症状,易与普通感冒混淆。部分病例发热消退后进入无症状期,数日后再次发热并伴随神经系统症状。

2.肢体疼痛或无力:病毒侵袭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后,导致受累肌肉突发弛缓性瘫痪。下肢较上肢更易受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肌力进行性下降。疼痛多出现在瘫痪前1-2天,呈刺痛或酸痛感,与神经根受刺激有关。

3.肌肉萎缩:瘫痪持续2-4周后,未恢复的肌群逐渐萎缩。由于运动神经元坏死,肌肉失去神经营养支持,体积缩小且肌张力减退。萎缩程度与瘫痪范围相关,常见于小腿、大腿或肩胛带肌肉,可能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

4.吞咽或呼吸困难:延髓麻痹型患者因脑干神经核受损,出现咽部肌肉瘫痪。表现为饮水呛咳、发音含糊、吞咽困难,严重时呼吸道分泌物无法排出。若膈肌或肋间肌受累,会出现呼吸浅快、发绀等呼吸衰竭征象,需紧急干预。

5.反射异常:深腱反射在瘫痪初期亢进,随后减弱或消失,以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改变最典型。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可能减弱,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可呈阳性。反射变化与运动神经元损伤程度平行,是评估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

出现相关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剧烈运动或疲劳。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保持呼吸道通畅。恢复期需规范康复训练,预防关节畸形。疫苗接种是有效预防手段,接触患者后需密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