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晚上吃柿子有什么坏处

2025.02.08 07:20

晚上吃柿子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睡眠、容易形成结石、血糖升高。具体分析如下:

1.消化不良:柿子中含有较多的鞣酸、果胶等成分,晚上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这些物质在胃内不易被消化,容易与胃酸发生反应形成硬块,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

2.增加肠胃负担:晚上运动量通常较少,胃肠蠕动也会减慢。柿子富含膳食纤维,食用后需要较长时间和较多能量来消化,这就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可能引起肠胃不适,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

3.影响睡眠:柿子含有一定量的糖分,如果晚上食用过多,可能会导致血糖短时间内升高,进而影响胰岛素的分泌,造成神经系统兴奋,使人难以入睡或者睡眠质量下降。

4.容易形成结石:由于柿子中的鞣酸能与食物中的钙、锌、镁、铁等矿物质结合形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化合物,这些物质如果在体内积累过多,尤其是在肾脏等部位,就容易形成结石,而晚上人体的代谢速度减缓,更不利于这些物质的排出。

5.血糖升高:晚上人体新陈代谢速度放慢,胰岛素的分泌量也相对减少。柿子本身含糖量较高,此时食用柿子,身体对糖分的代谢能力下降,容易造成血糖升高,长期如此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危害更大。

柿子虽然营养丰富,但食用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选择食用时间和食用量。例如肠胃功能较弱的人要少吃,糖尿病患者更要谨慎食用,并且不要空腹吃柿子,吃柿子前后也不要大量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