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蟾酥会不会用完高烧

2025.07.08 08:31

蟾酥在传统医学中确实具有退烧作用,但需严格遵循专业指导使用。蟾酥提取自中华大蟾蜍的分泌物,含有蟾毒色胺等活性成分,能通过调节体温中枢发挥降温效果,尤其对某些顽固性高热可能有效。但需明确,其使用存在明确禁忌与风险,绝非普通退烧药替代品。

蟾酥的药理作用复杂,其退热机制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调节免疫反应有关。临床记载显示,蟾酥制剂曾用于治疗感染性或炎症性高热,但现代医学更倾向选择安全性明确的解热药物。过量使用蟾酥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呕吐等中毒反应,严重时引发呼吸麻痹。尤其儿童、孕妇及心功能不全者绝对禁用,普通发热患者更不应自行尝试。传统用法中需经特殊炮制减毒,且常与其他药材配伍控制剂量。

使用蟾酥退烧必须由中医师辨证施治,严禁自行外敷或口服。现代医疗条件下,建议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等经过安全验证的退热药物。若必须使用含蟾酥的复方制剂,需在毒理检测合格前提下,严格监控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出现口唇麻木、心悸等早期中毒症状时需立即就医。保存时需密封防潮,避免与其他药物混放。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将蟾酥视为常规退热手段,其毒性风险远大于普通发热本身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