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如何治丙型病毒性肝炎

2025.09.23 10:48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病毒药物,目标是清除病毒、阻止肝病进展。目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是核心治疗手段,治愈率超过95%,且疗程短、副作用少。治疗方案需根据基因型、肝病程度及并发症个体化制定,通常需结合血液检测与影像学评估。

抗病毒治疗中,常用药物包括索磷布韦、格卡瑞韦等,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实现清除。不同基因型对药物反应差异较大,例如基因1型需联合用药,而基因2型可能单药即可。治疗前需检测肝功能、病毒载量及耐药性,治疗期间定期监测以评估疗效。合并肝硬化或肝癌患者需延长疗程或联合其他治疗,如肝移植。避免饮酒、控制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有助于提高疗效。

注意事项包括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中断治疗。部分药物可能与降压药、抗凝药等相互作用,需提前告知医生用药史。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头痛、乏力等轻微反应,通常可耐受;若出现黄疸或持续不适需立即就医。治愈后仍需每年复查肝功能与病毒检测,防止复发。未感染者可通过避免共用针具、确保医疗操作无菌等措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