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宫颈息肉是什么病

2025.04.07 08:43

宫颈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的是宫颈管内或宫颈外口生长的良性赘生物。这种病变通常由宫颈黏膜的慢性炎症或激素水平变化引起,表现为宫颈表面或宫颈管内出现单个或多个柔软的、带蒂的肿物。宫颈息肉的大小不一,小的可能仅有几毫米,大的可达数厘米,颜色多为粉红色或深红色,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虽然宫颈息肉多为良性,但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起异常出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甚至影响生育功能。

宫颈息肉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慢性宫颈炎是其主要诱因之一,长期的炎症刺激可导致宫颈黏膜增生,进而形成息肉。激素水平的变化,尤其是雌激素水平升高,也可能促进宫颈黏膜的过度生长。妊娠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宫颈息肉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宫颈息肉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部分患者则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月经间期出血、白带增多或性交后出血等症状。若息肉较大或位置特殊,还可能引起下腹坠胀感或排尿不适。

对于宫颈息肉的治疗,通常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方法包括门诊简单的息肉摘除术或宫腔镜下切除术,具体选择取决于息肉的大小、位置及患者的整体情况。术后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并定期复查以监测复发情况。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不洁性行为、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是预防宫颈息肉的重要措施。若出现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术后患者应遵医嘱,避免剧烈运动或过早进行性生活,以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