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焦虚寒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中焦虚寒是中医学的一个术语,指脾胃阳气不足,导致消化功能减弱、温煦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中焦主要包括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和水谷运化的枢纽。虚寒则体现为阳气亏虚,阴寒内盛,表现为一系列寒象和功能低下的症状。

中焦虚寒的典型表现包括脘腹冷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由于脾胃阳气不足,运化水谷的能力减弱,食物难以充分消化吸收,可能出现腹胀、泛吐清水等症状。阳气不足无法温煦肢体,可能伴随四肢不温、畏寒怕冷等全身性虚寒表现。长期中焦虚寒可能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进而出现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虚弱征象。中医认为,这一状态多因饮食生冷、过度劳累或久病耗伤阳气所致,需通过温补中焦、散寒健脾的方法调理。

调理中焦虚寒需注意饮食忌生冷寒凉,适当摄入温性食物如生姜、大枣、羊肉等。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抑郁,以免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中药调理常选用理中汤、附子理中丸等方剂,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滥用温燥药物。若症状长期未缓解或伴随严重消瘦、水肿等,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器质性疾病。日常可配合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以辅助温阳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