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外伤高钠血症如何预防

2025.08.11 14:18

脑外伤高钠血症的预防需注意监测血钠水平、控制补液速度与种类、避免过度使用脱水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处理原发损伤。具体分析如下:

1.监测血钠水平:脑外伤后需定期检测血钠浓度,尤其对于昏迷或无法自主饮水的患者。早期发现血钠异常可及时干预,避免高钠血症加重。检测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重症患者需每小时或每4小时监测一次。

2.控制补液速度与种类:补液时应选择低渗或等渗溶液,避免高渗液体输入过多。补液速度需根据患者血容量状态调整,过快可能导致血钠骤升。对于存在高钠风险的患者,优先使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并严格计算每日液体出入量。

3.避免过度使用脱水药物:甘露醇等脱水药物可能加重高钠血症,需谨慎使用。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血钠及尿量,必要时调整剂量或改用其他降颅压措施。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脑外伤患者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需通过口服或静脉途径补充水分。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输液维持生理需要量,同时注意补充钾、钙等电解质。

5.及时处理原发损伤:积极控制脑水肿、颅内高压等原发问题,减少继发性高钠血症的发生。通过手术或药物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灌注,从而减少脱水治疗的需求。

脑外伤高钠血症的预防需结合临床实际,动态评估患者状态。补液方案应个体化,避免机械照搬标准。监测与干预需同步进行,尤其对于高龄或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更需谨慎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