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体癣的检查

2025.03.18 09:24

体癣的检查主要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体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常见于躯干、四肢等部位。检查的目的是确认诊断,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并确定感染的具体真菌种类,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在临床检查中,医生首先会观察皮损的形态、分布和特征。体癣通常表现为环形或半环形的红斑,边缘清晰,伴有鳞屑,中央区域可能逐渐消退。皮损周围可能出现丘疹、水疱或脓疱。医生还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是否有接触史或家族史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为真菌感染。实验室检查是确诊体癣的关键步骤。常用的方法包括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直接镜检是通过刮取皮损部位的鳞屑或分泌物,使用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真菌菌丝或孢子。这种方法快速简便,但有时可能因取样不当或真菌数量较少而出现假阴性结果。真菌培养则是将样本接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观察真菌的生长情况。这种方法可以明确真菌的种类,但耗时较长,通常需要数周时间。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检测也逐渐应用于真菌感染的诊断,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在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误诊。体癣的症状可能与湿疹、银屑病、玫瑰糠疹等其他皮肤病相似,因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综合判断。患者在接受检查前应避免使用抗真菌药物或激素类药物,以免影响检测结果。检查时,医生应确保取样部位准确,避免污染。对于疑似体癣的患者,建议尽早进行检查,以便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扩散或传染他人。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衣物等物品,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