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气阴两虚是什么意思

2024.08.16 09:45

气阴两虚是中医术语,指的是气虚和阴虚同时存在的一种病理状态。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气虚则会导致机体功能减退,出现诸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容易疲劳、头晕目眩、语声低微、活动后诸症加重等表现阴主要包括阴液、津液等,具有滋润、濡养的功能。阴虚则体内阴液不足,不能制阳,会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

当气阴两虚时,两组症状常同时出现。其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有长期患病,如慢性消耗性疾病,不断耗损气阴。包括体力过度消耗、劳神过度等,使气阴耗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正气逐渐衰退,阴液也容易亏虚。热病过程中,热邪易耗气伤津,病后未能及时恢复,可导致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对人体健康有诸多影响,可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患病且患病后恢复较慢;还可能影响各个脏腑的正常功能,如心气阴两虚可出现心悸、气短等;肺气阴两虚则易出现咳嗽、气短等;脾胃气阴两虚可导致食欲不振、腹胀等;肾气阴两虚会出现腰膝酸软、耳鸣等。

对于气阴两虚的调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饮食上可适当多食用一些具有益气养阴作用的食物,如山药、百合、枸杞、太子参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激;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如果症状较为严重,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中药调理或其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