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介入封堵术是什么意思

2025.01.07 17:53

介入封堵术是一种通过微创手术技术,利用导管将特定的材料或装置放置在血管或腔道内,以阻断异常血流或封闭病变部位的治疗方法。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先天性心脏病等领域,旨在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介入封堵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导管技术,将封堵材料如栓塞剂、金属支架或生物材料等送入目标部位,以达到封闭或阻断的效果。例如,在治疗子宫肌瘤时,医生可以通过介入封堵术将栓塞剂注入供血动脉,从而减少肌瘤的血供,达到缩小肌瘤的目的。在心血管领域,介入封堵术可以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缺损、动脉瘤等病变,帮助恢复正常的血流动力学。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介入封堵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尽管介入封堵术具有许多优势,但在进行手术前,患者仍需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术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确保患者适合接受该项手术。其次,患者需向医生详细说明自身的病史、过敏史以及正在使用的药物,以避免术中出现意外情况。术后恢复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监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或血栓形成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度锻炼,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介入封堵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务必与医生充分沟通,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良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