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接种疫苗后还会得狂犬病吗

2025.08.21 17:54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显著降低,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可能性。疫苗的有效性与接种的时机、剂量以及个体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因此在特定情况下,接种疫苗后仍可能发生感染。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致命性疾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或抓伤传播。接种狂犬病疫苗可以有效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预防狂犬病的发生。疫苗的保护效果并非绝对,尤其是在接种后未能及时完成全程接种,或者在接种后不久就遭遇了高风险的暴露如被感染动物咬伤时,感染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个体的免疫系统差异也可能导致疫苗的保护效果有所不同。在部分情况下,接种后未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水平,可能会使个体在遭遇病毒暴露时仍然面临感染的风险。

在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仍需保持警惕,尤其是在高风险区域或与潜在感染动物接触时。即使已完成疫苗接种,若遭遇可疑动物的咬伤或抓伤,仍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及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员。根据暴露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疫苗接种或免疫球蛋白注射,以确保获得足够的保护。了解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也十分重要,及时识别潜在的感染风险能够帮助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兽医、动物饲养员等,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抗体检测也是必要的,以确保持续的免疫保护。

虽然接种狂犬病疫苗能够显著降低感染风险,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这种风险。保持对狂犬病的认识,及时处理伤口,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都是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