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什么病会引起脱发

2024.11.26 16:05

内分泌失调、脂溢性皮炎、营养不良、斑秃、拔毛癖等疾病会引起脱发。具体分析如下:

1.内分泌失调:内分泌系统对毛发的生长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时,无论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还是减退,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速度,进而影响毛囊细胞的生长和更新。雄激素水平过高也会导致脱发,男性的雄激素性脱发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雄激素在体内代谢为二氢睾酮,这种物质会使毛囊微小化,头发逐渐变细变软,最终脱落。

2.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头皮部位的脂溢性皮炎会导致头皮油脂分泌过多,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等物质,刺激头皮产生炎症反应。炎症会影响毛囊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毛囊堵塞、营养供应不足,头发变得脆弱易断,从而引起脱发。

3.营养不良:头发的生长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当身体缺乏蛋白质时,头发的基本结构成分不足,会导致头发变得干枯、脆弱,容易折断脱落。缺乏维生素B族,尤其是生物素维生素B7,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代谢。铁元素缺乏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氧气和营养物质无法有效地通过血液运输到毛囊,导致毛囊功能受损,头发脱落。

4.斑秃:斑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脱发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毛囊,导致毛囊进入休止期,毛发迅速脱落。精神压力过大、遗传因素等都可能诱发斑秃。斑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仅表现为局部少量脱发,重者可出现全秃甚至普秃。

5.拔毛癖:拔毛癖属于一种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会不自觉地反复拔除自己的毛发,主要累及头发,也可涉及眉毛、睫毛等。这种行为通常是在焦虑、紧张、压力等情绪下发生的,长期拔毛会导致毛囊受损,毛发无法正常生长,从而引起脱发。拔毛癖患者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拔毛行为,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头发健康非常重要。要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注意头皮清洁,但不要过度清洁以免破坏头皮的油脂平衡;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脱发,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