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产褥病是什么意思

2025.04.16 11:03

产褥病是指产妇在分娩后至产后六周内,因生殖系统感染或其他相关因素引发的疾病。这一阶段被称为产褥期,产妇的身体处于恢复和调整的过程中,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产褥病的发生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还可能对新生儿的护理和喂养造成不利影响。

产褥病的常见类型包括产褥感染、乳腺炎、尿路感染等。产褥感染是最为典型的一种,通常由细菌通过产道、子宫或手术切口侵入体内引发。症状可能包括发热、腹痛、恶露异常等。乳腺炎则多因乳汁淤积或乳头破损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严重时可能伴有发热。尿路感染则与分娩过程中导尿管的使用或产后排尿不畅有关,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产后贫血、血栓性疾病等也可能在产褥期发生,需引起重视。

预防产褥病的关键在于产后的科学护理和及时干预。产妇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的清洁,避免使用不洁物品。产后应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风险。饮食上应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母乳喂养时,需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避免乳头损伤,及时排空乳汁。若出现发热、腹痛、恶露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医护人员也应加强对产妇的观察和指导,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确保产妇顺利度过产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