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紫绀是缺少什么

2025.03.13 14:19

紫绀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浓度过高或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所导致的皮肤和黏膜呈现青紫色的现象。紫绀的出现通常与缺氧有关,但并非所有紫绀都直接由缺氧引起。紫绀的发生机制主要与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的比例失衡有关。当还原血红蛋白浓度超过5g/dL时,皮肤和黏膜便可能呈现紫绀。

紫绀可分为中心性紫绀和周围性紫绀。中心性紫绀通常由心肺疾病引起,如先天性心脏病、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周围性紫绀则多由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如寒冷环境、休克、雷诺病等,导致组织对氧的摄取增加。某些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如高铁血红蛋白或硫化血红蛋白,也可能引起紫绀。这些异常血红蛋白无法有效携带氧气,导致组织缺氧。

紫绀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病史中需关注紫绀的起病时间、诱因、伴随症状等。体格检查需注意紫绀的分布范围、程度及伴随体征。实验室检查包括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等,以明确病因。治疗紫绀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如改善通气、纠正心功能不全、治疗感染等。对于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引起的紫绀,需使用特异性解毒剂,如亚甲蓝治疗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紫绀的出现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的病理状态,需及时就医。紫绀的严重程度与病因、病程及个体差异有关,不能仅凭紫绀程度判断病情轻重。紫绀的预防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如控制慢性肺病、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有毒物质等。紫绀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病的治疗效果,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紫绀的护理需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等。紫绀的并发症包括缺氧性脑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需积极预防和处理。紫绀的研究需进一步探讨其发生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