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患了胃病怎么有效治疗

2025.02.01 15:53

患了胃病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作息、药物治疗、舒缓情绪、定期检查来有效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胃病与饮食关系密切。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部不适。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像米粥、面条等。同时,要注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为宜。这样可以减轻胃部消化负担,有助于胃部功能的恢复。

2.规律作息:良好的作息对胃病治疗很重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熬夜会影响胃部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而且要定时进餐,让胃部形成规律的生物钟,有助于胃酸等消化液的正常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少胃部疾病的发生。

3.药物治疗:根据胃病的类型和症状合理用药。如果是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病,可使用抑酸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对于胃黏膜受损的情况,可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像铝碳酸镁等,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胃酸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害。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治疗。

4.舒缓情绪:情绪对胃病影响较大。长期的焦虑、紧张、压力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胃部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胃部的正常消化功能。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方式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也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等,转移注意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胃病的康复。

5.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胃部检查能及时发现胃部的病变情况。对于患有胃病的人,可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做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检查。胃镜检查能够直接观察胃内的情况,发现炎症、溃疡、肿瘤等病变。幽门螺杆菌检测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胃病进一步恶化。

在治疗胃病期间,应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尽量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起不良反应。如果胃部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