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嗅觉失灵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2025.07.09 08:52

嗅觉失灵需要检查鼻腔内窥镜、血液生化指标、头部影像学检查、嗅觉功能测试、过敏原筛查。具体分析如下:

1.鼻腔内窥镜:通过内窥镜观察鼻腔内部结构,检查是否存在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问题。鼻腔内窥镜能直观显示黏膜状态,帮助判断是否因机械性阻塞导致嗅觉减退。检查过程需配合医生操作,避免过度紧张影响结果准确性。

2.血液生化指标:检测血液中激素水平、微量元素及炎症指标,排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全身性疾病对嗅觉的影响。血液检查需空腹进行,确保数据可靠性。部分药物可能干扰结果,需提前告知医生用药情况。

3.头部影像学检查:采用CT或MRI扫描头部,观察嗅神经、嗅球及大脑相关区域是否存在肿瘤、出血或退行性病变。影像学检查能发现结构性异常,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检查前需移除金属物品,避免伪影干扰成像质量。

4.嗅觉功能测试:使用标准气味剂定量评估嗅觉识别能力,判断失灵程度及类型。测试包括阈值检测、气味辨别和识别三项内容,需在无干扰环境下进行。测试结果可能受年龄、吸烟史等因素影响,需结合临床分析。

5.过敏原筛查:通过皮肤点刺或血清检测确定过敏原,判断是否因过敏性鼻炎导致嗅觉下降。筛查需避开抗过敏药物使用期,避免假阴性结果。明确过敏原后需针对性避免接触或进行脱敏治疗。

检查前需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或使用刺激性药物。部分检查需预约并提前准备,如空腹或停用特定药物。检查后可能出现短暂不适,通常无需特殊处理。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复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