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什么是脾胃虚弱

2025.07.09 08:32

脾胃虚弱是中医学常见证候,指脾胃功能减退,运化水谷精微及统摄气血的能力不足。这一状态多由饮食失调、劳倦过度或久病耗伤引起,表现为消化吸收障碍与气血生化不足的系列症状。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主要承担消化食物、输布营养的功能。当脾胃虚弱时,常见食欲减退、腹胀便溏、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等症状。部分人群可能伴随气短懒言、舌淡苔白等气虚表现,或出现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等虚寒特征。长期脾胃虚弱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甚至引发贫血、慢性胃肠疾病等。中医认为,此类问题与现代医学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疾病存在一定关联,但需结合具体证型辨证施治。

改善脾胃虚弱需注重饮食调养与生活习惯调整。日常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温性食物,如山药、红枣、小米等,避免生冷油腻或过度辛辣刺激。进食需细嚼慢咽,规律三餐,切忌暴饮暴食。适当运动如八段锦、散步等有助于促进脾胃运化,但应避免剧烈消耗体力。情绪压力过大可能加重症状,需保持心态平和。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避免自行滥用补益药物,以免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