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吃激素如何防止骨质疏松

2025.07.23 08:37

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补充钙和维生素D、增加负重运动、定期监测骨密度、避免吸烟饮酒、调整激素用量。具体分析如下:

1.补充钙和维生素D: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激素会干扰钙代谢,每日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可减少骨质流失。建议通过饮食或药物补充,具体剂量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2.增加负重运动:适度的负重运动如散步、跳绳能刺激骨骼生长,增强骨密度。运动还可改善肌肉力量,降低跌倒风险。需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强度,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3.定期监测骨密度:激素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骨密度,及时发现骨质变化。骨密度检测结果可指导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骨质疏松进一步恶化。

4.避免吸烟饮酒:烟草和酒精会加速骨质流失,干扰钙吸收,加重激素对骨骼的负面影响。戒烟限酒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减少骨折风险。

5.调整激素用量:在医生指导下尽可能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的激素,缩短用药时间。合理控制激素用量可降低对骨骼的损害,同时兼顾原发病治疗需求。

使用激素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饮食应均衡,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影响钙吸收。出现骨骼疼痛或关节不适时及时就医,必要时联合其他药物保护骨骼。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减少熬夜和久坐,有助于整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