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质疏松是怎么引起的

2025.07.23 08:37

骨质疏松是由钙摄入不足、缺乏运动、激素水平下降、长期使用某些药物、遗传因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钙摄入不足:饮食中钙含量不足会导致骨骼无法获得足够的矿物质支撑,长期缺钙使骨密度下降。日常应多食用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

2.缺乏运动:长期久坐或缺乏负重运动会使骨骼缺乏力学刺激,导致骨量流失。建议进行适度负重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增强骨骼负荷能力。

3.激素水平下降: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减少,男性睾酮水平降低,均会加速骨量流失。可通过医生评估后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或中药调理,平衡内分泌。

4.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等可能干扰骨代谢,抑制钙吸收。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骨密度,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配合护骨措施。

5.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病史的人群骨量峰值可能较低,更易发生骨质流失。这类人群需提前干预,加强钙质补充和运动,定期检查骨密度。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需结合多方面的措施,早期发现并干预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并在专业指导下科学管理,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