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巧克力囊肿穿刺有哪些危害

2025.04.27 20:09

巧克力囊肿穿刺可能导致感染、出血、囊肿复发、周围组织损伤、疼痛加重。具体分析如下:

1.感染:巧克力囊肿穿刺属于侵入性操作,穿刺过程中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囊肿内部或盆腔,引发局部或全身感染。感染表现为发热、盆腔疼痛加剧、分泌物异常等,严重时可能发展为盆腔脓肿或败血症,需抗生素治疗甚至手术干预。穿刺后需严格监测体温及症状变化,必要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2.出血:穿刺针可能损伤囊肿壁或周围血管,导致囊内或腹腔内出血。少量出血可自行吸收,但大量出血可能引起血肿、血压下降甚至休克,需紧急处理。凝血功能异常或囊肿位置特殊的患者风险更高,术前需评估凝血状态,操作时避开血管密集区域。

3.囊肿复发:穿刺仅抽出囊液而未彻底清除囊壁,残留的内膜细胞可能继续增殖,导致囊肿再次形成。复发率较高,尤其见于未配合药物抑制内膜生长的患者。部分病例需多次穿刺或手术切除,长期管理需结合激素治疗降低复发风险。

4.周围组织损伤:穿刺过程中可能误伤邻近的肠管、膀胱或输尿管,引发肠穿孔、尿瘘等并发症。操作者经验不足或囊肿与周围粘连严重时风险增加,需借助超声引导精确定位,避免盲目进针。损伤后需根据情况修补或引流,严重者需外科手术。

5.疼痛加重:穿刺刺激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或囊内压力骤变,导致短期疼痛加剧。部分患者因紧张或敏感度增高,疼痛持续时间延长,影响生活质量。术前可给予镇痛药物,操作后建议卧床休息并观察疼痛变化,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巧克力囊肿穿刺虽为微创手段,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及操作规范。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状况,术中精准定位减少损伤,术后密切随访并联合药物管理,可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风险。对于复杂病例,需权衡利弊后选择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