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血栓发烧是怎么回事

2024.12.31 08:14

脑血栓患者发烧可能是吸收热、感染、中枢性发热、脱水热、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吸收热:脑血栓形成后,局部脑组织会出现缺血、坏死,机体对坏死组织的吸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吸收热。一般体温多为低热,通常不超过38.5℃。这种发热持续时间较短,多在发病后的数天内出现。这是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过程,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通过适当的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帮助散热。

2.感染:患者由于脑血栓后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各种感染。比如肺部感染,患者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容易滋生细菌;泌尿系统感染也较为常见,尤其是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感染引起的发热体温可高可低,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而定。如果是肺部感染,可能会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泌尿系统感染会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需要针对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如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等。

3.中枢性发热:病变累及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时可导致中枢性发热。这种发热比较特殊,体温可迅速升高,可达39℃以上,而且体温波动较大,可呈稽留热或弛张热。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治疗相对复杂,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冰毯、冰帽等降低体温。

4.脱水热:脑血栓患者如果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剂量过大或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脱水热。患者会出现体温升高、口渴、皮肤干燥等症状。因为脱水导致机体散热障碍。此时需要调整脱水剂的使用剂量和速度,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5.深静脉血栓形成:脑血栓患者由于肢体活动不便,长期卧床,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血栓形成后可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发热。患者可能会有肢体肿胀、疼痛等表现。需要进行抗凝、溶栓等治疗,以消除血栓,缓解发热症状。

脑血栓患者发烧时,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伴随症状等,及时就医明确发热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患者的护理,如保持皮肤清洁、定期翻身等,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