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足底筋膜炎是什么病

2024.10.13 00:46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足底的慢性无菌性炎症疾病。

足底筋膜炎主要是由于足底筋膜反复受到牵拉、长期承受压力等因素导致其出现劳损、退变,进而引发炎症反应。患者通常会感觉到足底靠近足跟处的疼痛,尤其是在早晨起床下地行走时疼痛较为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后疼痛又会加重。这种疼痛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导致行走不便等情况。

足底筋膜炎在许多人群中都可能发生。比如长期站立工作的人群、运动员、肥胖者等,由于足底承受的压力较大或活动过度,更容易发生足底筋膜炎。不合适的鞋子、扁平足、高弓足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对于足底筋膜炎的治疗,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行走和站立,可通过热敷、按摩等缓解疼痛。同时,可配合使用消炎止痛药物、物理治疗等方法。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选择合适的鞋子,控制体重,适度锻炼足底肌肉,这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虽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如果不重视,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长期的困扰和不适,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