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内固定摘除术后如何注意

2025.07.23 08:37

内固定摘除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合理饮食补充营养加速愈合、遵医嘱按时服药预防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术后伤口护理是关键,需每日观察敷料是否渗血渗液,按时更换无菌敷料。接触水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拆线前应避免淋湿伤口。若出现红肿热痛或异常分泌物,需立即就医。术后两周内避免泡澡或游泳,清洁时可用湿毛巾避开伤口擦拭周围皮肤。

2.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早期活动可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锻炼,如散步或关节屈伸。但需避免提重物、跑跳等动作,防止内固定残留孔道发生应力性骨折。术后1个月内禁止对抗性运动,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

3.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复查X线,评估骨骼愈合状态与软组织恢复。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潜在问题如骨不连或异位骨化。医生会根据恢复情况调整康复计划,未及时复查可能延误并发症处理时机。

4.合理饮食补充营养加速愈合:高蛋白饮食如鱼类、豆制品有助于组织修复,钙与维生素D可促进骨骼重建。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炎症反应,戒烟戒酒以防影响血供。贫血患者需增加铁元素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

5.遵医嘱按时服药预防并发症:抗生素需足疗程使用以预防感染,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但不可过量。抗凝药物需按剂量服用降低血栓风险,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用量。出现药物过敏或胃肠道不适需及时反馈。

术后恢复期需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异常症状如持续发热或肢体麻木需立即就医。康复过程中避免过度自信提前恢复高强度活动,睡眠时保持患肢抬高减轻肿胀。心理调节同样重要,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