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病人怎么护理

2024.10.12 11:00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病情监测、饮食护理、休息与活动护理、用药护理。具体分析如下:

1.心理护理:心律失常病人常因疾病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心律失常的可治性,减轻心理负担。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分散注意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2.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等。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心律失常的类型和变化。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晕、黑矇、晕厥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同时,记录患者的出入量,评估心功能情况。

3.饮食护理: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以防加重心脏负担。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导致心律失常发作。避免暴饮暴食,少食多餐,戒烟戒酒。

4.休息与活动护理: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心功能情况,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病情稳定的患者可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增强体质。

5.用药护理:严格按照医嘱为患者用药,注意药物的剂量、用法、时间和不良反应。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提高其用药依从性。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心律失常加重、低血压、胃肠道反应等,应及时通知医生调整药物。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提供全面的健康指导,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