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慢性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

2025.03.07 20:05

慢性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栓塞、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治疗基础疾病、改善生活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1.控制心室率:通过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洋地黄类药物,有效降低心室率,减少心脏负担,改善症状。控制心室率是慢性心房颤动治疗的基础,有助于预防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2.预防血栓栓塞: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降低血栓形成风险,预防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抗凝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出血风险和血栓风险进行个体化调整,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3.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通过药物或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减少心房颤动复发。对于部分患者,导管消融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可显著提高窦性心律的维持率。

4.治疗基础疾病: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基础疾病,减少心房颤动的诱发因素。控制基础疾病有助于改善心房颤动的预后,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5.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度运动、保持心理平衡,有助于减少心房颤动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对心房颤动的治疗有益,还能提高整体心血管健康水平。

慢性心房颤动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并发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多方面的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