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先天性心脏病引起小儿心律失常怎么办

2025.09.23 10:48

先天性心脏病引发的小儿心律失常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首先明确心律失常类型及心脏结构异常程度,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后,由儿科心脏专科医生制定方案,可能涉及药物、介入或手术等综合手段。

治疗需从病因与症状双管齐下。结构性心脏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时,需优先纠正心脏畸形,如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可能改善传导异常。药物选择需兼顾安全性与疗效,β受体阻滞剂常用于控制室上性心动过速,但需警惕心动过缓等副作用。严重病例可能需射频消融或安装起搏器,尤其是存在房室传导阻滞时。术后需长期监测心功能,部分患儿可能遗留慢性心律失常,需定期调整治疗方案。营养支持与感染预防同样关键,贫血或呼吸道感染可能加重心脏负荷诱发心律失常。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普罗帕酮可能致QT间期延长。检查随访应包括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与心功能评估,运动耐量变化可提示病情进展。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恶性心律失常,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康复训练。家庭护理需学会识别心悸、苍白等预警症状,紧急情况下及时就医。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疫苗接种计划需与心脏状况评估同步,预防感染性疾病加重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