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t管造影方法是怎么做的

2025.03.05 16:30

T管造影是一种用于检查胆道系统的影像学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胆道通畅性及术后胆道情况。该方法通过向T管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成像观察胆道结构,帮助诊断胆道狭窄、结石或术后并发症等问题。T管造影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是胆道疾病诊断和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

T管造影通常在胆道手术后进行,患者体内已留置T管。操作前需确认患者无造影剂过敏史,并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患者取仰卧位,T管外露部分消毒后连接注射器。缓慢注入适量造影剂,同时进行X线透视或摄片,观察造影剂在胆道内的流动情况。通过动态影像可清晰显示胆总管、肝内胆管及胆囊的形态和通畅性。若发现造影剂滞留、胆道狭窄或充盈缺损,提示可能存在胆道梗阻或结石。操作结束后,需将T管妥善固定,并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

进行T管造影时需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造影剂注入速度应缓慢,防止胆道压力过高引发不适。患者若有发热、腹痛等症状,需及时处理。造影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警惕过敏反应或胆道感染。T管造影虽为微创检查,但仍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确保操作安全性和诊断准确性。通过规范操作和细致观察,T管造影可为胆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