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焦虑症引起肌肉紧张应该如何缓解

2025.08.11 14:18

焦虑症引起的肌肉紧张可通过深呼吸练习放松身体、渐进式肌肉放松法逐步缓解紧绷感、适度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热敷或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持规律作息稳定神经系统。具体分析如下:

1.深呼吸练习放松身体:腹式呼吸能激活副交感神经,抑制过度活跃的交感神经反应。具体操作时采用鼻吸口呼方式,吸气时腹部缓慢隆起,保持4秒后呼气6秒,循环5分钟。这种呼吸节奏可降低心率与血压,直接减少肌肉痉挛频率,尤其适用于突发性紧张状态。

2.渐进式肌肉放松法逐步缓解紧绷感:从足部开始依次收缩-放松肌群,每个部位维持紧张5秒后彻底松弛10秒。系统性训练能增强大脑对肌肉控制的感知,打破焦虑与僵硬的恶性循环。每日练习20分钟可显著降低慢性肌张力增高症状,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拉伤。

3.适度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快走、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为宜。运动时产生的神经递质可中和应激激素,同时加速肌肉中乳酸代谢。需避免剧烈运动引发新的躯体负担,运动后配合拉伸防止代偿性紧张。

4.热敷或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40℃湿热毛巾敷于颈肩部15分钟,扩张血管并软化挛缩肌纤维。指腹按压风池穴、合谷穴等部位,以酸胀感为度,每次3分钟。物理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向中枢传递放松信号,阻断疼痛-紧张反射弧。

5.保持规律作息稳定神经系统:固定22点前入睡,确保7小时深度睡眠。睡眠不足会降低γ-氨基丁酸活性,加剧肌纤维异常放电。午间可闭目养神20分钟,避免昼夜节律紊乱加重躯体化症状。

出现持续肌肉僵硬伴运动障碍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日常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环境温度骤变时注意保暖。记录紧张发作的诱因与持续时间,为专业诊断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