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什么是病毒性迷路炎

2025.07.21 09:03

病毒性迷路炎是内耳迷路因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主要影响平衡和听觉功能。迷路作为内耳重要结构,包含前庭和耳蜗,负责传递平衡与声音信号。病毒侵袭后,迷路出现充血、水肿或神经损伤,导致眩晕、听力下降等症状。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

病毒性迷路炎的典型表现为突发性眩晕,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减退。眩晕常呈旋转感,头部移动时加重,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部分病例可能出现眼球震颤。症状与梅尼埃病相似,但迷路炎通常无反复发作特点。诊断需结合病史、听力学检查及前庭功能测试,必要时通过MRI排除中风等中枢性疾病。治疗以对症为主,如使用抗眩晕药物、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严重听力损伤者可考虑助听设备。多数患者2-6周内症状逐步缓解,但少数可能遗留长期平衡障碍。

预防病毒性迷路炎需重视呼吸道感染防护,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风险。急性期应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跌倒受伤。眩晕期间需保持低盐饮食,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剧烈头痛、复视,需警惕中枢性病变可能,立即就医。康复阶段可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如Brandt-Daroff练习,促进平衡功能代偿。长期听力下降者需定期复查纯音测听,评估耳蜗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