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残余尿是什么意思

2025.10.11 17:41

残余尿是指排尿后膀胱内未能排尽的尿液。正常情况下,排尿后膀胱应基本排空,但若存在残余尿,则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功能障碍或疾病。残余尿量可通过超声、导尿或影像学检查测量,通常超过50mL被视为异常,需进一步评估原因。

残余尿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下尿路梗阻是常见原因,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或膀胱颈硬化,导致尿液排出受阻。神经源性膀胱因神经调控异常,也可能引起膀胱收缩无力或协调障碍,使尿液滞留。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能药或术后恢复期可能暂时影响排尿功能。长期残余尿易引发尿路感染、膀胱结石,甚至肾积水,需及时干预。医生会根据病史、体检和尿流动力学检查明确病因,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日常需关注排尿习惯变化,如尿频、尿不尽或尿流变细,应及时就医。避免长时间憋尿,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以防刺激膀胱。治疗期间需遵医嘱用药或进行导尿,定期复查残余尿量。老年男性应筛查前列腺疾病,糖尿病患者需警惕神经源性膀胱。残余尿管理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与医学干预,以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