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胆结石不治疗会变成癌症吗

2024.08.09 08:35

胆结石如果长期不治疗,有可能会增加患癌的风险,但并不是一定会变成癌症。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由胆固醇、胆色素等成分在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固体物质。大多数胆结石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的右上腹不适、消化不良等表现。如果胆结石长期存在且未得到妥善治疗,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就包括胆囊癌的风险增加。

首先,胆结石的长期刺激可导致胆囊黏膜反复发生炎症、增生,进而可能出现不典型增生,这是一种癌前病变,如果不及时干预,有可能逐渐发展为胆囊癌。其次,较大的胆结石或胆囊颈部的结石可能会长期压迫胆囊壁,影响胆囊的血液循环和正常功能,也增加了恶变的可能性。如果胆结石引起反复的胆囊炎发作,炎症的持续刺激也会对胆囊黏膜造成损害,增加患癌风险。

但胆结石发展为癌症是一个相对较为缓慢和复杂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的胆结石都会恶变。而且,胆囊癌的发生还与其他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胆囊息肉、胆管囊性扩张症等。

对于发现胆结石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治疗决策。如果胆结石较小且没有症状,可以定期复查观察。但如果胆结石较大、伴有症状或存在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如胆囊息肉、瓷化胆囊等,则通常建议手术治疗,切除胆囊,以预防可能的并发症,包括降低患癌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对于预防胆结石的形成和发展也非常重要。

胆结石不治疗虽然不一定会直接变成癌症,但确实存在增加患癌风险的可能性。对于胆结石患者,应重视疾病的管理和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个体化的处理,以保障身体健康。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胆结石和其他胆道疾病,及时采取措施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