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慢性黄疸型肝炎应该怎样去治疗

2025.10.09 17:11

慢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需结合病因、肝功能损害程度及并发症情况,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核心目标是控制肝炎活动、改善肝功能、缓解黄疸及预防病情进展。治疗方案通常包括药物干预、生活方式调整及定期监测,必要时需考虑肝移植等外科手段。

针对病因治疗是首要环节。病毒性肝炎需根据分型选用抗病毒药物,如乙肝患者可选用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丙肝患者可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酒精性肝炎需严格戒酒,并补充维生素B族及护肝药物。药物性肝炎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辅以保肝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同时,黄疸明显者可短期使用熊去氧胆酸或腺苷蛋氨酸促进胆汁排泄,结合营养支持改善代谢。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及黄疸指标,避免过度用药加重肝脏负担。饮食应低脂高蛋白,补充维生素K预防出血。避免劳累、感染及肝毒性物质接触。若出现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需及时住院干预。慢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需长期随访,部分病例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早期发现肝纤维化可通过抗纤维化治疗延缓进展。终末期患者需评估肝移植指征。治疗需个体化调整,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并保持良好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