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腹胀应该怎么艾灸

2025.01.04 18:50

艾灸中脘穴、神阙穴、天枢穴、足三里穴、气海穴可改善腹胀。具体分析如下:

1.中脘穴: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艾灸此穴可调理脾胃气机,促进胃肠蠕动,减轻腹胀。脾胃为后天之本,中脘穴是胃之募穴,腑会于此,艾灸该穴位能直接调节胃腑功能,使脾胃运化正常,从而缓解腹胀不适。

2.神阙穴:神阙穴在脐中央。此穴为人体要穴,艾灸神阙穴可温通元阳、健运脾胃。通过温热刺激神阙穴,能激发人体阳气,阳气充足则脾胃功能得以改善,有助于消除腹胀。同时,神阙穴与腹部各脏腑联系紧密,艾灸的温热之力可向周围扩散,调节腹部气血运行。

3.天枢穴:天枢穴位于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是大肠之募穴,艾灸天枢穴能调节大肠的传导糟粕功能。腹胀往往与肠道气机不畅有关,天枢穴可促进肠道蠕动,使肠道内的气体和宿便排出体外,有效减轻腹胀症状。

4.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此穴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艾灸足三里穴可补益脾胃之气。脾胃气足则运化有力,消化功能增强,能够改善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并且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整体上调节身体机能。

5.气海穴: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艾灸气海穴有培补元气、行气散滞的作用。元气充足则脏腑功能正常,气行顺畅,腹胀自然得以缓解。气海穴就像腹部的一个能量库,艾灸可激发其能量,调节腹部的气机升降。

艾灸时要注意保持室内温暖,避免受寒。艾灸前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时要注意距离皮肤适当距离,避免烫伤皮肤。如果腹胀是由某些严重疾病引起,如肠梗阻等,应及时就医,不可单纯依赖艾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