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脚踝疼痛是因为什么原因

2025.09.15 22:25

脚踝疼痛可能是由于运动损伤、关节炎、韧带拉伤、骨折或脱位、痛风。具体分析如下:

1.运动损伤:脚踝疼痛常见于运动过程中,尤其是跑步、跳跃或急停时。过度使用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肌肉疲劳或软组织挫伤,进而引发疼痛。剧烈运动时关节承受较大压力,若未充分热身或穿戴合适护具,容易造成急性损伤。长期重复性动作也可能导致慢性劳损,表现为持续性隐痛或活动受限。

2.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化或炎症反应会引起脚踝疼痛。退行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伴随关节僵硬和肿胀。类风湿性关节炎则可能对称性侵袭双侧脚踝,晨起时症状明显。炎症导致滑膜增生和关节液异常,进一步加剧疼痛和活动障碍。

3.韧带拉伤:脚踝外侧韧带较脆弱,内翻扭伤时易发生撕裂或过度拉伸。轻度拉伤表现为局部肿胀和压痛,重度可能伴随关节不稳。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韧带松弛,增加反复损伤风险。恢复期需固定制动以避免二次伤害。

4.骨折或脱位:外力撞击或高处坠落可能导致踝骨骨折或关节脱位。疼痛剧烈且伴随明显肿胀、淤血和变形。骨折线若涉及关节面,可能影响远期活动功能。需通过影像检查明确损伤程度,部分情况需手术复位固定。

5.痛风: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引发急性炎症,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但脚踝也可能受累。疼痛突发且剧烈,伴随皮肤发红和温度升高。高嘌呤饮食或代谢异常是主要诱因,发作期需药物控制炎症并调整饮食结构。

出现脚踝疼痛需避免自行揉捏或热敷急性损伤部位,防止加重肿胀。穿戴支具或弹性绷带有助稳定关节。长期未缓解或伴随发热、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控制体重以减少关节负荷,运动前充分热身并选择合适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