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突发心肌梗塞怎么办,会出现哪些症状,如何预防

2024.12.16 09:53

突发心肌梗塞应立即识别症状并呼叫急救、保持患者安静并卧床休息、进行紧急药物治疗,会出现胸痛或胸闷、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的症状,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定期体检、控制基础疾病的方式预防。详情如下:

一、怎么办

1.立即识别症状并呼叫急救:心肌梗塞的常见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冷汗等。如果身边的人突然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警惕可能是心肌梗塞。在确认症状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使用手机等工具呼叫急救服务,确保患者能够及时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2.保持患者安静并卧床休息: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应尽量保持患者安静并避免其移动。任何不必要的活动都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让患者平躺并尽量保持静止,以减少心脏的负担。

3.进行紧急药物治疗:如患者身边备有速效救心丸,可让其服下,有助于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让患者嚼服阿司匹林,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减轻心肌缺血。

二、症状

1.胸痛或胸闷:这是心肌梗塞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骨后方的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有时会扩散到左臂、颈部或背部。

2.呼吸困难:心肌梗塞导致心脏功能受损,使得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从而引发呼吸困难。患者可能会感到气短、气促或窒息感。

3.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等。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心跳不规律等症状。

三、预防

1.生活方式调整: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取。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2.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查,以及心脏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心血管疾病。

3.控制基础疾病:如果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应积极治疗并控制病情。这些疾病是心肌梗塞的高危因素,控制好基础疾病可以降低心肌梗塞的风险。

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如遇病情变化或感觉任何不适,建议立即采取行动如拨打急救电话等,并尽快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