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结石为什么会复发

2024.10.28 17:48

尿结石复发可能与代谢异常、局部因素、饮食因素、药物相关因素、泌尿系统梗阻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代谢异常:代谢异常是尿结石复发的常见原因。如高钙血症可导致钙在尿液中浓度过高,草酸代谢异常会使草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尿酸代谢紊乱时尿酸排泄异常,这些物质在尿液中浓度过高,容易析出形成结石。对于高钙血症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对于草酸和尿酸代谢异常,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增加水分摄入以稀释尿液,必要时使用药物调节代谢。

2.局部因素:泌尿系统存在局部的病变可能促使尿结石复发。例如,泌尿系统感染时,细菌产生的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使尿液碱化,铵离子与磷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磷酸铵镁结石。另外,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等解剖结构异常,会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小结石或结晶容易在局部停留并逐渐增大。针对泌尿系统感染,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彻底清除感染灶。对于解剖结构异常,可能需要手术纠正,以恢复正常的尿液引流。

3.饮食因素: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容易诱发尿结石复发。长期摄入高动物蛋白、高糖和高脂肪食物,会增加尿液中钙、草酸和尿酸的排泄。同时,如果饮水过少,尿液浓缩,各种成石物质的浓度升高,就容易结晶析出形成结石。改善饮食结构,增加水果、蔬菜和粗粮的摄入,减少动物蛋白、糖和脂肪的摄入是关键。并且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的饮水量应在2000-3000mL以上,以维持尿液的稀释状态。

4.药物相关因素:某些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能影响尿液成分,从而导致结石复发。例如,氨苯蝶啶、磺胺类药物等,在尿液中的溶解度较低,容易在尿路中形成结晶。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关注尿液情况,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同时,在用药期间要增加饮水量,以降低药物结晶形成的风险。

5.泌尿系统梗阻:泌尿系统梗阻是尿结石复发的重要因素。如前列腺增生、输尿管狭窄等,会造成尿液排出受阻,尿液在泌尿系统内潴留,使其中的成石物质浓度升高,而且容易滋生细菌,进一步促进结石形成。对于泌尿系统梗阻,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前列腺增生患者可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解除梗阻,输尿管狭窄患者可通过手术修复或放置支架等方式恢复尿路通畅。

尿结石复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减少尿结石的复发至关重要。患者在治疗后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