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胃不好要做哪些检查

2025.02.15 11:35

肠胃不好可做胃镜检查、肠镜检查、便常规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具体分析如下:

1.胃镜检查:胃镜是检查胃部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能清晰地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内部情况,如是否存在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通过胃镜的管道进行活检,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对于一些可疑的早期胃癌等病变,胃镜检查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2.肠镜检查:肠镜主要用于检查大肠的情况。可以发现肠道内的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多种病变。对于长期腹泻、便秘、便血、腹痛等肠道症状的患者,肠镜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在肠镜检查时,同样可以进行活检,并且还能对一些较小的息肉进行切除等治疗操作。

3.便常规检查:便常规是一项简单而又重要的检查。通过对粪便的外观、颜色、性状等进行观察,以及检测粪便中的潜血、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卵等成分,可以初步判断肠道是否存在感染、出血、炎症等情况。如果粪便中发现潜血阳性,可能提示有消化道出血,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

4.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可以对肠胃周围的器官,如肝脏、胆囊、胰腺、脾脏等进行检查。肠胃不好可能与这些器官的病变有关,例如胆囊炎可能导致右上腹疼痛,容易与胃部疾病混淆。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这些器官的形态、大小、结构等是否正常,判断是否存在囊肿、结石、炎症等病变,从而间接了解肠胃情况。

5.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许多肠胃疾病密切相关,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多种,如尿素呼气试验、胃镜下活检等。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患者比较容易接受。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提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肠胃检查前需要根据不同检查项目调整饮食,如胃镜、肠镜检查前需禁食、清肠等。检查时要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影响检查结果。检查后也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护理,如胃镜检查后需待麻醉作用消失后再进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