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道损伤出血怎么处理

2025.11.03 22:12

尿道损伤出血需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持平卧位、局部压迫止血并冷敷、避免导尿或器械操作、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持平卧位:尿道损伤后活动可能加重出血或导致二次损伤,平卧位可减少盆腔压力,避免尿液外渗或血肿扩大。损伤初期需绝对制动,尤其是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时,随意移动可能造成尿道断端错位。

2.局部压迫止血并冷敷:外尿道口出血可用无菌纱布轻柔压迫,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渗血。但避免过度用力或冰敷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时间不超过20分钟,间歇性操作更安全。

3.避免导尿或器械操作:盲目插管可能加重尿道撕裂,尤其后尿道损伤时导尿管可能误入假道。需经专业医生评估后,在影像学引导下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确保尿液引流路径正确。

4.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尿道造影或超声可明确损伤位置和程度。前尿道损伤多表现为会阴血肿,后尿道损伤常伴骨盆骨折。根据检查结果分级处理,避免延误导致尿道狭窄或尿瘘。

5.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部分裂伤可留置导尿管保守治疗,完全断裂需手术吻合。术后需定期扩张尿道防止狭窄,同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合并骨盆骨折需优先稳定骨折再处理尿道。

尿道损伤后需禁食禁水直至排除内脏合并伤,观察尿液颜色和排尿状态。恢复期避免骑跨动作或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尿流率。出现发热或排尿困难需立即复诊,防止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