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血栓性静脉炎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2024.12.31 08:17

血栓性静脉炎对身体的危害是局部疼痛、局部肿胀、浅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疼痛:疼痛是血栓性静脉炎较为常见的初期表现。炎症刺激周围神经,引发局部刺痛、胀痛等不适。一般疼痛程度相对较轻,多局限在病变静脉附近区域。在活动或按压时,疼痛可能会稍有加重,但通常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干扰,通过适当休息和简单治疗,疼痛症状往往能得到一定缓解。

2.局部肿胀:随着炎症的发展,静脉回流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局部血液淤积,进而出现肿胀。肿胀部位通常与病变静脉走行相关,皮肤可能会变得紧绷。轻度肿胀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稍饱满,对肢体活动影响较小。但如果肿胀持续加重,可能会引起不适感增加,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范围。

3.浅静脉血栓形成:浅静脉内形成血栓后,可在体表摸到条索状硬物,伴有压痛。浅静脉血栓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但可能导致局部皮肤颜色改变,如发红。若处理不及时,血栓可能蔓延,增加治疗难度。不过,相较于深静脉血栓,浅静脉血栓对身体整体功能的影响相对局限,主要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和外观。

4.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较为严重的情况。深静脉负责肢体的主要血液回流,一旦形成血栓,会严重阻碍血液回流,导致肢体明显肿胀、疼痛加剧,皮肤可能出现青紫。长期存在还可能引起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下肢慢性溃疡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肢体残疾,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负担。

5.肺栓塞:这是血栓性静脉炎最严重的危害。当深静脉内的血栓脱落,随着血流进入肺动脉,就会引发肺栓塞。肺栓塞可导致肺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肺栓塞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否则会对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应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若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