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肠功能紊乱是脾胃虚吗

2024.08.11 21:52

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等同于脾胃虚。

胃肠功能紊乱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肠脑互动异常,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但没有器质性病变。脾胃虚是中医术语,主要指脾胃的功能减退,包括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胃气虚、胃阴虚等,可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乏力、消瘦等症状。

胃肠功能紊乱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饮食因素如暴饮暴食、过度饮酒、食用刺激性食物等、生活方式如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等、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等有关。脾胃虚则多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

虽然胃肠功能紊乱和脾胃虚的概念和病因有所不同,但在临床表现上可能有一定的重叠。例如,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可能出现脾胃虚的一些症状,如腹胀、便溏、乏力等;脾胃虚患者也可能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一些症状,如腹痛、腹泻等。在治疗上,胃肠功能紊乱主要采用综合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脾胃虚则主要采用中医治疗,如中药调理、针灸、艾灸等,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胃肠功能紊乱和脾胃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临床表现和治疗上可能有一定的联系。如果出现胃肠道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以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