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结石排出后为什么还会痛

2025.02.12 08:22

尿结石排出后仍然可能感到疼痛的原因包括尿道刺激、炎症反应、结石残留、尿路感染、神经敏感性增加。具体分析如下:

1.尿道刺激:尿结石在排出过程中会对尿道壁造成机械性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受损,出现疼痛感。尿道内的神经末梢对这种刺激非常敏感,因此在结石排出后,尿道仍可能感到不适和疼痛。尿液流动时也可能加重这种刺激感,使得疼痛持续存在。

2.炎症反应:尿结石的排出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周围组织肿胀和疼痛。尿道及膀胱的黏膜在结石通过时受到损伤,炎症细胞的聚集会导致疼痛感加剧。即便结石已经排出,炎症反应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缓解,从而使患者感到持续的不适。

3.结石残留:在排出过程中,可能会有小的结石残留在尿道或膀胱内,这些残留的结石同样会引起疼痛。即使主要的结石已经排出,残留物仍然可能对尿道造成刺激,导致疼痛感持续存在。患者在排尿时可能会感到刺痛或不适。

4.尿路感染:尿结石的存在通常伴随尿路感染的风险,结石排出后,感染可能仍然存在,导致持续的疼痛和不适。感染会引起尿道和膀胱的炎症,患者可能会感到灼热感、频繁排尿等症状,进一步加重疼痛感。

5.神经敏感性增加:尿结石的排出过程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敏感性增加,患者在结石排出后可能会对正常的尿液流动或尿道的轻微刺激产生过度反应。这种神经敏感性增加可能导致持续的疼痛感,尽管没有明显的生理损伤。

尿结石的排出虽然是一个重要的治疗过程,但患者在此过程中可能经历多种不适症状。疼痛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多方面。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术后恢复过程,并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缓解措施。对于尿结石患者来说,定期的复查和适当的生活方式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减少复发的风险和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