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怎么判断是不是痢疾

2024.12.29 15:26

痢疾可通过临床症状、粪便检查、流行病学史、血常规检查、肠镜检查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症状:痢疾患者通常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典型症状。腹痛多为左下腹或脐周疼痛,呈阵发性。腹泻次数频繁,每日可达十余次甚至更多。里急后重感明显,即排便不尽感,即便意频繁但每次排便量少。黏液脓血便是由于痢疾杆菌侵袭肠道黏膜,导致黏膜炎症、坏死和出血,脓血与黏液混合在粪便中排出。

2.粪便检查:粪便常规检查对判断是否为痢疾非常重要。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白细胞,还可能发现吞噬细胞。粪便培养如果能检测出痢疾杆菌则可确诊。培养时需要选取新鲜、有脓血部分的粪便,以提高阳性率。

3.流行病学史:了解患者是否有不洁饮食史,如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如果周围有痢疾患者,或者处于痢疾流行区域,感染的可能性会增加。例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水源受污染后容易引发痢疾的流行,若患者有在此类地区的暴露史,需高度怀疑痢疾。

4.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因为痢疾杆菌感染引发了机体的炎症反应,白细胞作为免疫细胞会大量聚集到感染部位,同时骨髓会释放更多的白细胞入血,以对抗病原体,从而导致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5.肠镜检查:对于一些病情复杂、诊断困难的病例,肠镜检查有一定意义。肠镜下可见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溃疡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附着。从病变部位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与其他肠道疾病相鉴别。

一些其他肠道疾病也可能有类似症状,如溃疡性结肠炎也可出现黏液脓血便,所以需要仔细鉴别。同时,在进行粪便检查等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规范采集样本,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