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内膜炎的症状是什么

2025.03.24 17:51

心内膜炎的症状包括发热、心脏杂音、乏力、皮肤瘀点和关节疼痛,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心内膜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发热是由于病原体在心脏内膜繁殖,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所致。发热可能伴随寒战、出汗等症状,且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发热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严重者可出现高热不退。

2.心脏杂音:心内膜炎可导致心脏瓣膜受损,产生新的心脏杂音或原有杂音加重。杂音性质多为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与瓣膜受损部位和程度有关。听诊时可发现杂音强度、性质的变化,提示瓣膜功能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3.乏力:心内膜炎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疲倦,这是由于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消耗大量能量所致。乏力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严重者可出现极度虚弱,影响日常生活。乏力可能伴随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

4.皮肤瘀点:心内膜炎可引起皮肤小血管栓塞,导致皮肤出现瘀点。瘀点多见于四肢末端、口腔黏膜等部位,呈针尖大小,压之不褪色。瘀点的出现提示微血管栓塞,是心内膜炎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严重者可出现大片瘀斑或皮下出血。

5.关节疼痛:心内膜炎可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关节疼痛。疼痛多累及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等,呈游走性疼痛。关节疼痛可能伴随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疼痛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严重者可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

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除上述症状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脾肿大等表现。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必要时需手术治疗。预防心内膜炎的关键在于及时治疗口腔感染、皮肤感染等潜在感染源,高危人群需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