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药物流产后怎么办

2025.04.10 08:07

药物流产后应密切观察出血情况、注意休息与营养、避免感染、定期复查、保持良好心态。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观察出血情况: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是正常现象,但需密切关注出血量及持续时间。若出血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提示流产不全或感染,需及时就医。正常情况下,出血量应逐渐减少,持续时间不超过两周。若出现大量出血、血块或持续腹痛,应立即就医,以免引发严重并发症。

2.注意休息与营养:药物流产后,身体较为虚弱,需充分休息以促进恢复。建议卧床休息1-2天,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饮食上应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增强体质,促进子宫内膜修复。

3.避免感染:药物流产后,子宫内膜处于修复期,易受细菌感染。需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流产后两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以免引发感染。若出现发热、腹痛、分泌物异味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

4.定期复查:药物流产后,需定期进行B超检查,以确认子宫内无残留组织。若发现残留,可能需进行清宫术。还需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以评估身体恢复情况。复查时间一般为流产后1-2周,具体时间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确定。

5.保持良好心态:药物流产后,情绪波动较大,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朋友沟通,寻求心理支持。若情绪问题严重,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康复。

药物流产后,身体和心理都需要时间恢复,需遵循医嘱,合理安排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